灵悦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街中,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为典型汉藏结合式庙宇。现存占地面积6100平方米,建筑15幢。灵悦寺的布局依照中国固有的礼制(庙宇)建筑中轴对称式四进连续四合院格局,汉藏结合式建筑形制,官式大木建筑结构。中轴线依次布列:山门、天王殿(前殿)、转轮经藏殿(嘛呢亭)、大雄宝殿、大经堂、藏经殿。两侧建筑:钟鼓楼、配房、配殿、厢房、耳房。
灵悦寺选址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兴建时的风水意向。建筑群组依照中国汉式的礼制(寺宇)建筑呈中轴对称布局,规整严谨,营造技术结合民族特征和显著的地方传统民居特色,是喀喇沁旗寺庙的典型代表。单体建筑形式丰富多样,包含有庑殿式、四角攒尖式、攒尖式、硬山式、歇山式与歇山重檐式六种建筑形制,体现了清代乾隆时期这一地区较高的建筑技术水平。建筑构造精美独特,高低错落有序,传统建筑形制与藏式装修、壁画、雕塑有机融合。同时,灵悦寺的建筑布局呈西北—东南方向,其选址定位影响了锦山镇城镇发展的规划布局,影响了如今锦山镇的街区发展方向,为研究锦山镇规划布局和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完成规划调研后,发现了灵悦寺诸多问题。院落整体布局较完整,文物建筑需开展系统的保护维修,新近添加建筑形制与文物建筑不协调,破坏了院落原有格局及历史环境。现状保护区划的划定没有考虑灵悦寺周边街道和建筑发展状况,难以起到对周边建筑环境的实际控制作用。寺庙周边用地性质复杂,建筑高度、体量、色彩与文物建筑不协调,尤其灵悦寺西侧,南侧大体量建筑严重影响灵悦寺视线通道,南侧高楼破坏了灵悦寺原历史环境,破坏了灵悦寺环境风貌。灵悦寺水电环卫等基础设施配置不足,不能满足文物日常维护和安全需要。
《灵悦寺保护规划》经前期调研和勘察之后,首先明确的保护目标:包括调整保护区划,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从灵悦寺的总体保护角度出发,保护和恢复相关环境风貌,使之成为地方游览观光与考察学习的重要场所。以文物安全为先决条件丰富展示内容和项目,营造良好的展示游览环境,提升游客体验度。将文物保护利用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寻求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其次,制定规划策略。对于文物建筑、相关建筑及其他历史遗存,依照保护要求使用保护技术,制定具有科学性的保护措施;重视文物古迹的防灾救护,改善文物古迹的利用状况,鼓励对文物保护进行科学研究。对于文物周边环境,着力维护灵悦寺与周围建筑的整体协调性及完整的空间格局,协调处理文物保护地段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加强地方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