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奋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发布时间:2019-09-24
浏览次数:

——新中国文物事业70年成就巡礼


2019年9月1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馆内,伯远帖、五牛图、王处直墓浮雕石刻、皿方罍、圆明园青铜虎鎣等珍贵回归文物精品云集;馆外,等候参观的观众排成长龙,不为求温饱,不为谋功利,只为与先人遗泽心魂相守,只为向伯远帖、向五牛图张望致敬。

这是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文化需求同样迅速放量的结果。这是文物人为这个特展筹谋的苦心孤诣和辛苦奉献,催生的结果。

曾几何时,旧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大批文物因战争劫掠、文化掠夺、非法贸易而漂泊异乡。

国运兴则文化兴。新中国成立后,文物流失,渐成过去;文物回归,正在进行。70年来300余批次、15万余件文物回归,见证的正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历程。

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大地上灿若星辰的文物资源不仅是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越来越成为构筑时代创新动能,促进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超级IP”。

70年巨变,文物事业凯歌行进

一支信念执着、坚忍不拔的专业队伍,跋涉在高山平原,游走于乡村小巷,踏遍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风餐露宿、冒雪迎霜,在广袤黄土之中追溯远古的遗迹,在荒僻乡野之间寻觅历史的瑰宝。

从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到2007年,国务院启动了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千上万名普查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社会志愿者,跋涉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道出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参与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绘制图纸,拍摄照片,认真核查,专家审查,录入,生成一条条基础普查数据。

截至2009年10月31日,全国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

2012年至2016年,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清库建档、文物认定、采集录入、数据审核、数据入库……普查之旅严密、严谨。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突破了传统的文物管理体制,首次实现了国有可移动文物动态管理的无死角、全覆盖,把“文物收藏单位”的概念从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图书馆,扩展至各个行业领域,将文物收藏单位从文博行业内的数千家,扩展为万余家,“新发现”国有文物的数量快速增长。经普查,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其中新发现新认定文物708.4149万件/套。

2002年6月26日,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脚下的雪城内桑烟缭绕,阵阵诵经声中,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正式开工。

2009年8月23日,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竣工典礼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隆重举行。历时7年,包括古建筑和壁画维修、部分住户搬迁及环境整治、新建改建公用设施等内容,总投资3.8亿元,累计投入劳动量18.9万人次的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圆满竣工。

山西南部早期建筑保护工程文物本体维修保护工作、芮城永乐宫搬迁、赵州桥维修、五台山南禅寺大殿维修、明清皇陵保护工程、重点石窟保护工程、故宫维修工程等相继进行,文物保存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1949年,中国内地仅有博物馆21家,业务工作基本停滞,基础设施残破不堪。2018年,全国博物馆5354家。2018年,博物馆举办展览约2.6万个,参观人数达11.26亿人次。2019年春节7天假期,游客量达4.15亿人次,其中40%以上走进了博物馆。打着高铁看展览,博物馆里过大年、过节日成为新年俗、新时尚。

为配合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考古人进行了三峡地区、南水北调区域的考古大“会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良渚遗址发掘大考古带来大发现,带来考古事业大发展,实证中华文明5000多年文明史,更带来文物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紧密联系。

“汉墓群位置,北纬21度41分22.3秒,东经109度13分49.9秒,海拔22米。”按下黄色的卫星定位仪,即能准确报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西合浦汉墓群在地球上的位置。还可以用手中的数码相机、手提电脑,记录汉墓周边的自然环境,以及汉墓群保护的现状。GPS卫星定位技术运用,比过去仅用树木、村庄等参照物来定位,记录文物点要准确和便捷多了,也不会再出现因参照物消失一些文物点也随之“消失”的情况。文物+科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广泛运用于文物事业,极大引领和支撑了文物事业发展。

重庆市嘉陵江边架高来石刻测量(郭小智/摄)

1973年5月起,“中国出土文物展览”赴欧洲、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的16个国家展出,观众达657.5万人次。当时,英国伦敦的双层公交车上,都是“金缕玉衣”的巨幅彩色照片,美国华盛顿、纽约的大小商店都摆上几件中国文物仿制品装点门面。展览在各国各地引起轰动。文物对外交流与合作为实现中国外交的突破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赞誉为“文物外交”。

 近年来,中国陆续在埃及、沙特、伊朗、印度、孟加拉国、缅甸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联合考古、规划设计和修复合作项目,努力实现我国与丝路沿线各国的交流与互鉴,促进各国民众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1987年12月,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届会议,长城、北京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泰山,6处中国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开始登上世界舞台,这个舞台也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产生重要影响。

2019年7月6日,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在阿塞拜疆巴库继续进行,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得到全景展示,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带动了全国文博行业整体水平提升,扩大了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与自然山水的一目了然不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内涵,往往需要发掘才能为世人所认识,需要专业人员向社会宣传才能被民众所亲近、感知和热爱,由此,文化遗产的价值才能得以彰显,文化遗产也才能真正得以保护。如何寻找一个更有效的平台,吸引更多资源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许多人想到了设立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遗产日。

自2006年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围绕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结合当地文物工作的实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和文物工作方针,大力宣传人民群众参与文化遗产事业的生动局面,大力宣传文化遗产事业惠及人民群众的积极成果。在年复一年与本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约会”中,人们对祖国的文化历史有了更执着的爱,文化遗产日逐步成为广大民众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传承中华文明的节日。

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第一个保护文物的法令——《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到1982年颁布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界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法制建设成效显著,文物事业逐步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各项基础工作逐步夯实,文化遗产事业的能力建设得到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卓有成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增强;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成绩斐然,文物外事工作开创新局面;民间文物收藏日趋活跃,文物市场逐步走上健康发展轨道;全社会参与势头方兴未艾,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70年巨变,中国正由文物大国向文物强国阔步前进。

70年巨变 离不开党中央对文物事业的高度重视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大批文物保护法令陆续颁布,从中央到地方文物保护机构相继设立,文物普查和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确立,一系列重大文物保护和考古工程启动,博物馆体系逐步建立,一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奠定了新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基础。

改革开放后,确立新时期文物工作方针和原则;提出文物工作的“五纳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文物保护理念实现新突破;文物经费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文物法制体系建设、文物家底摸清、人才培养、文物安全保障机制等基础工作迈出坚实步伐,文物保护科技工作跨越式发展,文物事业各项工作展现新气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物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多次莅临文物、博物馆单位考察指导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国家与民族的历史,守护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同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文物保护法修改列入立法规划一类项目和中央文化立法五年计划;中央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文件出台的频度和密度前所未有。

全国文物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重大部署,落实落地相关文件精神,文物工作亮点频出。

70年巨变 背后有着一代代文物人的艰辛付出

2018年12月18日上午10时,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樊锦诗作为100名改革先锋的一员,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樊锦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莫高窟静静地坐落在鸣沙山和三危山之间,一片静谧。信仰与自然力量的融合创造了莫高窟艺术圣地;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一代代莫高窟人,执着、坚守,守护着莫高窟艺术圣地。

呵护(张天柱/摄)

和樊锦诗相比,广大的文物系统职工可能没有那么典型、极致,也不是所有文物人都在大漠坚守,但是“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在他们身上同样体现。还有汶川特大地震后文物抢救维修过程中凝聚的“大灾大难大爱大勇”的抗震救灾精神;吃苦耐劳、求实奉献的文物普查精神……广大文物工作者以对党、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铸就了自己行业的精神,精神财富又反哺于这支队伍,这支队伍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现实。

展望未来,使命催人奋进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广大文物工作者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讲话精神,奋力开创新时代文物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把握思想理论脉络和历史文化源流,掌握蕴含的哲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用心学习、用心体会,在学思践悟中融会贯通,在砥砺奋进中提高觉悟,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刻认识文物工作的重要地位,全面把握文物保护利用的基本要求,严格履行文物保护的法定责任。

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的重大意义,努力破解文物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牢牢把握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责任,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牢牢把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让文物活起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牢牢把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让文物工作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不辱使命、守土尽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续写新篇章。整体谋划文物事业持续发展;以实施文物保护重大工程和革命文物保护传承五年行动计划为重点,全面加强文物保护管理;以引导民间合法收藏文物为抓手,持续拓展文物资源共享传承途径;以加强文物对外交流合作为依托,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国际传播优势;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契机,有效提升文物事业治理能力与水平;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不断夯实干部作风建设。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文物保护利用使得历史人文风貌延续,文化内涵彰显,让人们记得住乡愁。文化遗产让生活更美好。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70年巨变积淀下的宝贵经验和充足底气,将持续激励广大文物工作者锐意进取、奋力迈向文物强国!(张伟)

转自:国家文物局

  版权所有 © 内蒙古苏勒德文物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高新技术工业开发区   电话:0471-3327503
蒙ICP备16004112号-1   
x
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