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里的英雄故事
发布时间:2019-09-09
浏览次数:

金秋的高台,天高气爽,到处都是瓜果飘香灿烂绚丽的色彩。

8月20日,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公墓,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

80多年前,西路军转战河西、奋勇作战,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功绩。在纪念馆内,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当年战斗历史和感人事迹。他强调,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讲好西路军的故事

在纪念馆从事13年讲解工作的王丽霞此次全程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解。“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解,我感到非常荣幸,习总书记和蔼可亲、步伐稳健,让本来紧张的我圆满完成了讲解工作,更重要的是亲耳聆听习总书记说我们的工作很光荣、很有意义,要把这段革命史、党史讲好,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肯定和鼓励。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讲好红军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王丽霞激动地说。

同样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纪念馆展览科科长吴宏瑜说:“当听到来纪念馆参观的小朋友喊‘习爷爷好’时,我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习总书记对西路军的评价和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让我深感振奋、备受鼓舞,工作更有动力了,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和弘扬西路军精神的信念。”

“总书记参观完之后,亲切地接见了我们工作人员,与我们一一握手,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勉励大家讲好我们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面对面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倍感温暖和亲切,深受激励和鼓舞,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纪念馆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我们一定要不辱使命,认真履职,做一名优秀的红色基因传承人和革命英烈的守护者,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纪念馆馆长朱德忠表示。

英勇奋战  血染河西

高台烈士陵园由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纪念亭、烈士公墓、纪念碑等纪念建筑物组成。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建成于2009年4月3日,纪念碑采用传统纪念碑造型,高29.37米。碑身上部的党徽寓意革命战士永远在党的领导下前进。

纪念碑正面为原西路军第三十军政委、原国家主席李先念的题词:

红军西路军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纪念碑背面是石刻碑文:

一九三六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部及五军、九军、三十军共两万一千八百余将士,奉中革军委命令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十一月,组成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历时半年之久,歼敌两万五千余人,有力地策应了河东红军的战略行动,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西路军精神永垂不朽!

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的古浪、永昌、山丹、甘州、临泽、高台、肃南、安西等地,经过大小战斗80余次,歼敌25000余人。高台保卫战是其中最惊心动魄、悲壮惨烈的一幕。1937年1月1日,红五军大部指战员在军长董振堂的率领下占领高台县城后,于1月12日遭六七倍于己的敌人的包围,与敌人进行了九天八夜的殊死战斗,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包括董振堂和红五军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在内的2800多名西路军将士壮烈牺牲。在长达半年的斗争中,西路军共牺牲7000多人,被俘12000多人(其中6000多人惨遭杀害),最终仅400多指战员抵达新疆。西路军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河西大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

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西路军虽然受到挫折,但留下来的红色故事始终在当地传颂。为纪念在高台英勇牺牲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红五军指战员,高台县人民群众自发倡议修建革命烈士纪念地。1953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开始建设高台烈士陵园,1957年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园内主要有烈士纪念堂,红五军阵亡将士公墓,董振堂、杨克明烈士纪念亭和战史陈列馆。1965年6月10日,又在公墓前建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第五军阵亡烈士公墓纪念碑。

2009年8月1日,高台烈士陵园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竣工,正式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占地260亩,东西长385米,南北宽200米,成为全国反映红西路军历史最全面、最具权威的纪念馆。

坚决革命的同志董振堂

纪念馆里的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再现了当年西路军英勇奋战、血决祁连的那段悲壮历程,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感天动地的革命历史,述说着西路军指战员动人的英雄故事。

曾被毛泽东评价为“坚决革命的同志”董振堂的英雄故事感人至深。纪念馆内修建有董振堂纪念亭,前来纪念馆参观的人们都会在董振堂纪念亭前长时间驻足观看。

董振堂作为红军高级将领,他率部与六七倍于己的敌人浴血苦战,直至壮烈牺牲,时年42岁。尽管他的生命永远停留在河西走廊,但是他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没有被人民忘记,他的英雄事迹至今令人感动钦佩。

董振堂,1895年生于河北省新河县。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曾在冯玉祥的西北军历任旅长、师长等职,1931年12月,董振堂和赵博生、季振同等人领导了著名的宁都起义。

1932年,董振堂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把多年积攒下来的3000块银圆全部作为党费上交。捐出这么多钱的行为,在红军中传开,也惊动了毛泽东。毛泽东亲自找他谈话,让他给自己留些钱,给家里也寄点。他说,“现在我当了红军,又入了党,留着这些钱也没有用了,我要把一切献给党,甚至连生命也献给党!”

他曾带领部队先后参加了赣州、龙岩、南雄水口战役,在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屡立战功。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董振堂率领红五军团担任全军最艰巨、最危险的后卫任务。在战火的洗礼中,董振堂与他指挥的红五军团,逐步形成了善打防御战、阻击战的作战风格。多次完成阻击国民党军的任务,为保障中央红军主力北上立下赫赫战功,红五军团因此荣膺“铁流后卫”称号。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董振堂戎马一生,历经多次恶战,一直随军战斗,与家人分离。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后,红五军被编入西路军,向宁夏、甘肃、新疆方向进发。1937年1月12日,董振堂率部在甘肃高台县城与敌人浴血苦战九昼夜,战至最后一人一弹。最终,董振堂和2800多名将士全部壮烈牺牲。

董振堂是红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派人到高台寻找他的遗骸,虽百般努力,终无所获。他甚至连照片也只留下了一张。当年,日本鬼子抄家,董振堂的侄子董光权偷偷地将叔叔的照片藏在董家老宅院的墙缝里。新中国成立后,董光权回到老宅院,从残垣断壁的墙缝里将照片找了出来。取出时,照片下面的三分之一已经霉烂,多半身像已变成了半身头像。这张黑白半身照片,还是董振堂在西北军时拍摄的。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董振堂唯一的原始照片。

2009年9月,董振堂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一生守望他  青丝到白发

一个普通的红色书箱在纪念馆里陈列着,毫不起眼,书箱木质质地,长约60公分,用橙黄色皮子包裹着。

这个书箱,是革命烈士杨克明生前用过的物品,不仅见证了杨克明与夫人魏俊淑的忠贞爱情,也饱含着魏俊淑对丈夫的深情和思念。

杨克明,原名陶树臣,又名洪涛、陶正。四川涪陵人,1905年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四川的涪陵、丰都、石柱、忠县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后发动农民开展武装斗争。1930年4月,杨克明任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副队长。1932年夏,任中共梁(山)达(县)中心县委书记,与王维舟领导的川东游击军紧密配合,开展游击战争,坚持和发展了川东游击根据地。1933年10月,成立红三十三军,杨克明任军政治委员。1936年1月,任红五军政治部主任。1937年1月,杨克明在血战高台中壮烈牺牲,时年32岁。

1927年,杨克明和魏俊淑结婚。为了革命的需要,他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踏上了革命的征途。直到1932年,五年多来,他只回家探过一次亲,而这次竟成了永别。送别丈夫的魏俊淑,以后与年迈的婆婆、幼小的儿子相依为命,苦苦度过了十七个春秋,终于迎来了全国的解放。她翘首等待丈夫归来的身影,殷切期盼丈夫传来的音信,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却杳无音信。

一生守望他,青丝到白发。

直到1985年她才得知,丈夫早在半个世纪前,就血洒河西,为中国革命牺牲了。她五十多年苦苦等来的,仅仅是一张薄薄的、存放了三十多年的烈士证书。在这五十多年里,她时刻都在思念自己的丈夫,不论到什么地方,她身边都始终保存着杨克明参军离家前使用过的三件物品:书箱、袖炉和一支竹箫。尤其是这只书箱,魏俊淑时时用手抚摸着它,有时轻轻地把脸贴在书箱上,好像这只书箱就是自己的丈夫。

1985年8月17日,满头银发的魏俊淑带着已经60岁的儿子和孙子们千里迢迢来到高台烈士陵园祭奠亲人。当五十多年的期盼,五十多年的梦萦魂牵,五十多年的追寻查找,变成眼前这座高耸的纪念碑时,老人声泪俱下。

后来,魏俊淑老人把最珍贵、最饱含深情的这只红色书箱捐献给了丈夫长眠的地方,让这个红色书箱继续陪伴在丈夫身旁。

海螺号见证战友情深

走进纪念馆陈列馆内,在众多的展品中,一把红白相间缺了一角的海螺号引人注目。

海螺号通长35厘米,通高15厘米,这把看似普通的海螺号却蕴藏了流落在高台的红西路军老战士符泽攀对战友的殷殷深情。

符泽攀,1908年出生于四川省宣汉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拾柴放牲口,勤劳朴实。1932年8月,25岁的符泽攀被批准参加了地下党组织领导的农民赤卫军。193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10月,符泽攀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并于1934年10月担任33军297团1营3连指导员。

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后,符泽攀随部队西渡黄河,后被编入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在山丹县与敌激战中,符泽攀不幸中弹负伤,被转送随军医院治疗,后转沙河总部医院。1937年1月底,部队组织沙河突围,结果医院遭敌攻击,人员被打散,符泽攀突围后隐蔽在高台北山煤矿。在挖煤工人的掩护下,符泽攀一面挖煤,一面治伤,但使他痛心的是从此与党组织和部队失去了联系。

1949年9月23日,高台解放,符泽攀和流落在高台的20多名红军老战士,被解放军请到高台县城,参加流落红军座谈会。这一天符泽攀盼了12年,终于盼来了与战友的团聚,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1965年,符泽攀主动请求来到烈士陵园工作。“到了烈士陵园,我也算真正归了队。我要长陪牺牲的战友,与忠魂相伴,做他们的守墓人。”符泽攀说。他还把自己一直珍藏的一把曾和战友一起使用过的海螺号、一条毛毯被单、一件羊皮夹袄,献给烈士陵园。

在陵园工作的20多年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群群孩子来到老人身边,看他吹响军号,向他敬礼。他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前来悼念革命先烈的领导和群众,首长和战士。一次又一次地讲述着西路军的悲壮征程和中国工农红军的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他用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亲身的经历教育人民,以革命精神鼓舞人民。

符泽攀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为革命战友整修陵墓,和烈士忠魂相伴,一直坚持了七千多个日日夜夜。他曾说,“每当夜深人静时,在陵园能听到欢呼声和歌唱声,好似部队围着篝火,战友们在尽情欢唱。”

1987年1月20日,符泽攀老人因病与世长辞。他终于回到了他的战友身旁,回到了他的队伍之中。

2002年,符泽攀老人捐赠的这把海螺号被甘肃省文物部门定为二级文物。如今,这把见证战友情深的海螺号被珍藏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陈列馆里供人们瞻仰,讲述着符泽攀与他战友的故事。

转自:国家文物局

  版权所有 © 内蒙古苏勒德文物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高新技术工业开发区   电话:0471-3327503
蒙ICP备16004112号-1   
x
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