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交得其道 千里同好 ——写在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遗产论坛闭幕之际
发布时间:2019-04-17
浏览次数:

文化遗产促进文明对话

镜头穿过环抱的群山、层林尽染的树木,来到了斯图德尼河上的开阔地带,四周城墙环绕,呈现几何圆形,中心是一座教堂,塞尔维亚的世界文化遗产斯图德尼察修道院展现在眼前。这是塞尔维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建筑保护师内维娜·德布约维奇·里斯蒂奇在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遗产论坛发言时给与会者带来的精彩片段。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创立者斯特凡·纳曼亚大公创建的斯图德尼察修道院一直备受尊崇,代表了纳曼亚王朝时期的建筑风格。

内维娜·德布约维奇·里斯蒂奇以1986 年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的斯图德尼察修道院(12 世纪)为例,介绍了识别遗产价值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促进改进保护的实践。作为中世纪最高级别的修道院,斯图德尼察修道院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其文化、历史、建筑、艺术和保护措施等方面。她谈到,为提升斯图德尼察修道院的国际名声,需要更深入研究修道院的环境,保留修道院的文化和宗教传统。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是一条确保遗产永久性之路,同时也是一个不断识别遗产新价值的过程。文化遗产除了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之外,有些还涉及独特的精神和宗教价值,以及组成遗产的地点和环境的价值,这些价值和环境彼此关联,不能分割,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

从黑山的科托尔自然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整体管理到捷克的世界文化遗产拨款支持计划,从波兰完善的历史遗迹保护体系到拉脱维亚基于城市和考古背景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从斯洛伐克斯皮思城堡缓冲地带的土地利用保护规划到北马其顿帕拉菲特遗址水下遗存考古、保护、研究到波兰的预防性考古方法,从保加利亚保护城市区遗产的独特性到波黑的斯特茨中世纪墓地的永久和系统保护方案,从立陶宛社区与文化遗产密切联系的建立到罗马尼亚达契亚要塞群科技保护的运用……

各国代表精彩的发言不仅展示了各自文化遗产地的风景风貌,更展示了各国以文化遗产价值认知、保护、传承为核心,深刻认识文化遗产作为不可替代的重要社会发展资源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通过完善管理体系,包括机构的建设,创新管理模式与机制,借助保护管理规划、现代科技手段,实施世界遗产监测与保护利用效果的跟踪评价,践行世界遗产公约的基本精神。各国都高度重视展现当地社区文化特征,促进文化多样性与世界遗产地的融合,促进世界遗产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共享经验深化友谊

交流增进更深了解,互鉴走向更好明天。

过去的二十余年,从柬埔寨周萨神庙的小试牛刀,茶胶寺的庞大壮丽,到柏威夏寺保护修复中国主席国的地位提升,从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希瓦古城的古迹保护,再到尼泊尔九层神庙王宫建筑的修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国际合作领域经历了从小到大、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世界各国多个专业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我们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国际合作始终遵循最小干预、不改变文物原状、真实性、完整性原则,坚持尊重当地的传统做法和工艺,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柴晓明介绍,在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中,积极与外方技术人员进行交流,聘用当地工人进行项目实施,促进了当地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并且还与当地专家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等开展技术研讨,分享文物保护技术理念、方法和经验。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文物保护理念、技术和方法以及实践获得地方政府和国际社会的认可与肯定。

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管理和监测到敦煌莫高窟平衡发展模式的探索实践,从厦门鼓浪屿社区价值的实践到澳门历史城区的全面保护,从河南大遗址保护利用模式的探索到龙门石窟的预防性保护,从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古到良渚古城遗址发掘和保护,长城遗产核心价值研究到大运河历史价值的发掘研究……

“我们在发言中看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也看到了令人珍视的价值,这是值得庆祝的。”拉脱维亚国家遗产局局长丘瑞思·达米比斯说,论坛让我们共同见证了很多成功的典范,更好地分享了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实践,相信对今天后的工作有很多启迪和借鉴作用。

“中东欧各国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既有共性,也有许多不同,在具体的保护技术、方法等方面,或许有所差异,但是在保护理念方面是一致的。中东欧各国同行的许多做法、经验,给我和我的中国同事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我们深受启发。论坛过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消化中东欧同行的经验,并吸纳到我们今后的工作当中去,并将进一步增进交流合作。”柴晓明说。

分享和启迪中,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面对经济全球化加深、文化趋同的趋势,如何保持本国、本地区的独立性、独特性;面对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标准化、规模化等趋势,如何保持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面对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避免文字因过度数字化而丧失人的感情和温度;面对城市差距、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如何避免文化发展的两极分化,形成不同阶层的文化鸿沟;如何在最大限度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照顾到城市建设,产业布局对空间的现实需求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各国去面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合作愿景不断转化为实际行动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

友好和合作始终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发展主旋律。即使远隔千山万水,早在2000 多年前,“丝绸之路”就把我们连在一起。2013 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中东欧各国的积极响应,16 国均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引领和“16+1”合作机制的不断推动下,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遗产交流合作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2017 年和2018 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心万象——中国古代文人的绘画与生活”展览分别在波兰和塞尔维亚展出,促进了波兰和塞尔维亚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进了友谊。

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合作,于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期间分别在上述博物馆举办“茜茜公主与匈牙利:17-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活”展。

应拉脱维亚国家艺术博物馆邀请,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组织展品101 件(组),2017 年在拉脱维亚举办“丝路瑰宝”展览,随后在立陶宛展出。

中国与罗马尼亚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罗马尼亚政府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的协定》,与塞尔维亚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与塞尔维亚文化与媒体部关于促进文化遗产领域交流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自2017 年第一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遗产论坛在塞尔维亚成功举办的两年来,通过文物展览、人员交往等多种形式,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开创了文化遗产领域多边开放共享的新途径、新模式。

本届论坛上,对于未来“16+1”文化遗产合作,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将着重在加强统筹规划、做大对话平台、聚焦务实合作、协同国际行动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积极推动将文化遗产国际合作整体纳入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体系,为“16+1”文化遗产合作提供支撑和便利,力争将文化遗产论坛办成跨国家跨区域对话协商和友好合作的创新典范。

转自:国家文物局

  版权所有 © 内蒙古苏勒德文物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高新技术工业开发区   电话:0471-3327503
蒙ICP备16004112号-1   
x
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